高凌指出,胃液是pH值为1—2的强酸,而胰液是pH值高达8.8的强碱,食物吃到胃里都会变成酸性的,进入肠道后又会被碱性物质中和成碱性。食物经过消化道后,其成分中的酸碱性基本消失,食物分解产生的酸碱性代谢物最多能影响尿液的酸碱度,不会对其他部位的pH值造成影响。他表示,一些药物的确能改变胃肠道、泌尿系统等局部的酸碱度,比如,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治疗胃溃疡,碳酸氢钠苏打水能改变痛风病人尿液的酸碱性,使尿酸结晶不易在肾脏沉积,但这些药物并不会导致血液和组织中酸碱度的变化。 何小华说,我们提倡多吃青菜、豆腐、水果等碱性食物,其实是需要其中的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成分,而不是要获取“碱”成分。
胡雯也强调,蔬菜和水果能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所谓碱性的作用。
“酸碱体质”理论还认为,“酸性体质”的人要补充“排酸”产品以达到“酸碱平衡”。对此,湖北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胡运莲认为,一些宣传可以排酸的“新型保健品”外包装上没有“国食健字”,不属于正规销售渠道,消费者不应盲目购买食用。
四川华西医院公共营养师李建告诉记者,“酸碱体质”理论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某些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药品而制造噱头,加上“酸碱平衡”迎合了部分人对待饮食和健康的某种心理,于是便俨然成为一条流行的“医学常识”。
“食物应讲求多样化、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各类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相互不可替代。一味追求碱性食物、摒弃酸性食物,并不科学。”李云说。
“人们想远离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追求健康之道的过程中,需‘不畏浮云遮望眼’。”高凌表示,在各种不实言论猖獗的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尊重医学,科学养生。均衡的膳食而非在意其所谓的“酸碱性”,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的运动和积极的心态才是身体健康的有力保证。 (本报记者 田豆豆 李 刚 张 文 杨岑、涂晓晨参与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