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16|回复: 8

泾川圻墌城 西秦霸王的霸业在此落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4 17: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浅水塬之战示意图



2.jpg



                                       2007年前的唐槐资料图(翻拍)和2007年遭遇雷火后现在残存的树干。

3.jpg


                                                               圻墌城萦绕着古战场的肃杀之气。

4.jpg


                                                                               圻墌城残存的城墙。

5.jpg


                                                                             将台所在处。

6.jpg


                                                                        从蒋家坪上看泾河。

7.jpg


                                                                长武街头《浅水塬之战》大型雕塑。

8.jpg


                                                                           长武昭仁寺大雄殿

9.jpg


                                                                     《豳州昭仁寺碑》的碑刻拓片。

10.jpg


          泾川县在唐代时是泾州府、泾源节度使的治所,是唐代的西北门户,李世民与薛举在泾州境内大战一年多才奠定了大唐的基业。
      唐初平定薛举、薛仁杲割据势力的战争是唐王朝统一天下的第一个大战役,也是李世民一生中亲征的著名战事。
      那一段风云际会的往事被唐槐永远隐藏在年轮里,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2007年记者在采访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泾川的逸闻轶事时,当地朋友说,在城关镇的蒋家坪村有一棵距今1500多年的唐槐,在其附近还有一座尚能看出轮廓的古城——薛举城,据说是与李世民征战有关。高峻的薛举古城遗址坪上,一棵古意苍苍的槐树,注视着奔流不息的泾河,注视着人间的风雨沧桑、世事变迁……
      多好的题材,却因时间仓促未能成行。在时隔五年之后的2012年11月15日,记者再次前往泾川,一探究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晨8时,我们驱车沿平定公路一路往平凉而去。静宁、会宁以至六盘山沿线风雪弥漫,山川一片素白,想到此刻的薛举城,应该是“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 ”的那种古战场的肃杀景象吧。但翻过六盘山后,早晨纷其无垠的霰雪却不见了踪影,只有冷风依旧。      下午到了泾川县文史馆,熟谙薛举城掌故的史馆长一席话,却让我有点怅然若失。他说,薛举城,还有个很难记的名字——圻墌城,这座著名的古城,原来是西魏泾州刺史乙弗贵所筑。薛举城大致城廓还在,但那棵唐槐却在2007年时,被雷击引发的大火吞噬了,现在只有一截主树干残存。
       这就是说,五年前我若去,还能一睹唐槐真容,现在却只能从博物馆保存下来的一张黑白照片怀想它的风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次日清晨,我们出泾川县城,沿东北方向,七八公里车程,我们越过蜿蜒流过的泾河,向对岸的一处台地而行。      我们先到村口找见了唐槐所在地,在土崖处,远远地我们就看到它像巨大的砧木一样仍然矗立在那里。近观,它残存的树干仍然让人为之咋舌,树围六七个人估计都合抱不过来,比照我先前在天水南郭寺见过的唐槐,我想它们树龄一定相差不大。它并没有完全死去,在崖壁上,我看它龙蛇般伸展的老根附近,早有新枝滋生出来,即使在初冬,仍然能看出勃勃生机。
      那一段风云际会的往事被它永远隐藏在年轮里,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了。圻墌城就在泾河南岸距河百米高的坪上,一座残堡雄踞其上,不细看,和四周浑黄的土塬几乎难以分辨了。踩着没膝的荒草,我们攀爬到堡顶。向两边看,圻墌古城的东西两面被两条百米深的沟壑与其他山地自然分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圻墌城背山面水,居高临下,北面是山坡凸凹的丘陵,有山路达丰台塬。南面有泾河,从西向东流去,古今亦然。从此城出发,东可达长安,西可至泾州城水泉寺。       靠北的土丘上,夯筑着五个高台,中心位置的土台高于四面的土台,雄伟高大,至今完好,当地民众称“将台”。站于台上,四面山川景色尽收眼底,即使十五里外的泾川县城也历历在目。千百年来,自然风化,水土流失,古城由北向南稍有倾斜。越是往南,两道城墙的间距越大,形成簸箕形,将台在簸箕掌中。坪的南面,距将台约三千米处,又东西横筑一道约三千米长的城墙。
      将台的正北面夯筑土墙,高约五十米。台下,从北到西南、东南各有一条天然形成的深沟,沟内以前应该有溪水流淌,手触夯土层及残存痕迹,可见沿沟的内侧当时各筑有一道城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头1991年的一份文史资料显示,圻墌城东西宽1000米,南北长1200米,南城只有330米,呈梯形,墙最高达35米,宽约20米,夯土层厚8至10厘米,夯迹圆窝形,显然是今天还存在的打墙铁锤所夯,城的规模面积相当于原泾川城。城分内外两层,外城沿天然沟边建,内城为夯土筑,原有四个城门现有门豁,城内建筑全毁,但城墙轮廓明显可见,南城外靠斩断山处,有人工开凿的护城壕。      按专家的考证,在沟壑下有数条隧道将泉水引入,在城中掘井可取水。但因为圻墌古城两边地势实在险恶,我们没能看到隧道的踪影。
      在当时,除了城门可以出入,便插翅难入此城。
      薛举城初建,是为屯军屯粮。但到薛举父子据此城时,便以此为根据地、跳板,四处侵掠,更严重的是整个关中都在薛举的窥伺之下,根基未稳的大唐王朝面临着严重威胁。这才引发了李世民亲征至此的重大历史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举,这位从兰州走出的枭雄      帝业未成,中途折翼……
      公元618年,李渊占领长安,建立大唐,但此刻的李渊却不能安卧,他正面对着着盘踞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的挑战。
      薛举原籍为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西),后随父迁居金城(今甘肃兰州),是当地一个大土豪,号称拥有“家产巨万”。此人财雄势大后,便开始向军队钻营,后来当上了金城府校尉,掌管征兵事宜。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薛举与李渊不约而同地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举兵反隋,很快就拥兵十余万,几乎完全控制了陇西之地。不过土豪毕竟是土豪,刚刚有点势力就开始称帝,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西秦霸王”的名号。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项羽后,一般称自己霸王的下场都不会太好,薛举自称霸王,显然是身边没有什么得力的文官幕僚,是一个典型的纯武力政权。
      薛举在大肆扩张之际又派遣了部将常仲兴向河西的李轨势力发起了攻击,但是此次攻击却以失败告终,非但如此,还被李轨打了一个反击。结果原处于薛举控制之下的西平郡(今青海乐都一带)、枹罕郡(今甘肃临夏一带)统统被李轨所占,使得薛举的老巢金城直接处在了李轨的兵锋下。
       如此情况迫使薛举不得不迁都,于是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薛举迁都秦州(今甘肃天水),避开李轨的威胁。由于河西受阻,那么东进就是唯一的选择。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六月,李渊建唐刚刚一个月,薛举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泾州。李渊派次子秦王李世民为大元帅,纳言刘文静为元帅府长史。吏部侍郎殷开山为行军司马,总管五万大军前往抵御。
      秦唐两军相遇于高墌城(今陕西长武县北,唐时初归泾州管辖,后归豳州)。李世民认为秦军后方遥远,军粮补给比较困难,因此秦军的战术肯定要打速决战。而唐军则正相反,身后是本土基地,用不着为给养担心,最好是打持久战。所以李世民深沟高垒,关门避战,任凭秦兵在营外怎样挑战,就是不出战。
      双方对峙了几天,不料李世民突然患了疟疾,忽寒忽热,实在支持不住,只好退到彬县疗养,把前线军事指挥权交给长史刘文静代理。他临走的时候嘱咐刘文静和殷开山说:“薛举大军深入,粮少兵疲,利速战。我们只要坚守住,时间一长,他们的斗志便松懈了,那时我们再来反攻。这个期间任凭薛军怎样挑战,千万不要应战。”但那时唐军新定关中,连打胜仗,将士们普遍存在着骄傲情绪。而刘文静和殷开山对当时的军事形势和双方兵力的优劣心中无数,结果当秦军又来骂阵,终于忍耐不住,答应了将士们请战的要求,率军在长武城西南的浅水塬布阵,与秦军展开战斗。
      李世民得到消息之后知道不好,赶紧修书一封责问刘文静,让他立刻回军。但是此时为时已晚,唐军由于骄傲大意未派多少斥候,结果被薛举事先埋伏的精锐铁骑自后突袭,唐军大败,部将中的李安远、慕容罗睺等人战死,刘弘基被俘,唐军精锐死伤大半。李世民见势不可为,只能收拢败兵撤向长安,薛举军又一次攻陷了高墌城。
      到了八月,薛举又派遣儿子薛仁杲进攻宁县,想乘胜直捣长安,全部占领关中。高祖李渊仍派李世民率兵御敌。
      此前李世民生病卧床,现在一下子就轮到了薛举。李世民是年轻人,气力雄长,小小疟疾扛扛也就挺过去了,但薛举就麻烦了,他的病势一天天地沉重。最后带着他图谋天下的雄心弃世了,薛举的死给秦国巨大的打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少年阵前斗法:薛仁杲完败,李世民完胜      按照旧唐书对薛仁杲的描写,此人的暴虐简直让人不敢想象:“仁杲,举长子也,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然所至多杀人,纳其妻妾。获庾信子立,怒其不降,磔于猛火之上,渐割以啖军士。初,拔秦州,悉召富人倒悬之,以醋灌鼻,或杙其下窍,以求金宝。举每诫之曰:“汝智略纵横,足办我家事,而伤于苛虐,与物无恩,终当覆我宗社。”举死,仁杲立于圻墌城,与诸将帅素多有隙,及嗣位,众咸猜惧。”
      这位连他父亲都不看好的太子薛仁杲继位,屯居在圻墌城,李世民率唐军仍然在高墌扎寨。李世民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坚壁不出,无论薛仁杲怎样挑战,李世民一概不理。秦军多次进攻,唐军深沟高垒,严密防守,秦军始终未能得手。
      唐军中有些将领沉不住气,接二连三地向李世民请战,李世民不肯答应。两军在这里对峙了60天。
      秦军后方离得远,军粮运输不及时,军心不免动摇,加之薛仁杲轻狂自负,对那些跟他父亲一同起兵的老将们毫不尊重,动不动就叱责辱骂,结果大将牟君才、梁胡郎先后率领所部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认为反攻的时机到了,他仍然选择浅水塬为战场,先派行军总管梁实领一支5000人的小部队在浅水塬扎营。
      圻墌城里的薛仁杲得到消息,立即派大将宗罗睺率大军赶来,想把这支小部队吃掉。梁实却仍然采用老办法,扎住营寨,坚守不出。秦军连续攻打了几天,唐军虽然有一些伤亡,但秦军初来时的那股锐气却也慢慢耗去不少。接着,唐军开来了援军,领兵的是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宗罗睺这次不等唐军扎营,便亲自领兵来攻,两军在浅水塬上激战。那边的梁实也从营寨里杀了出来。宗两面受攻,阵形打乱,急忙向圻墌城奔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当即要率唐军仅有的两千骑兵进行追击。部下却极力反对认为唐军会战暂时是胜利了,但是从战果上看并没有太大的收获,薛仁杲依然还有较强的实力,李世民光凭两千骑兵就追击风险太大。但是李世民却执意进击,当追到圻墌城下之后,薛仁杲在城下列阵,还想与李世民野战。可是薛仁杲又怎么跟李世民比,李世民身后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粮草充足,而薛仁杲早已粮尽。       到了晚间,唐军主力赶到,全军渡过泾河,把圻墌城团团围住。守城的秦军士兵纷纷出城投降,薛仁杲一看大势已去,第二天率领剩下的一万多将士也投降了。李世民进城受降。接着又派人去接收了薛家父子原先控制的郡县,陇右地区划入了唐朝的版图,使唐王朝的后方安全得到了保证。薛仁杲被平定,李渊反手灭掉河西的李轨,自此唐王朝彻底拥有了陇右和河西,为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铁马金戈入梦,一座名寺的兴起源于李世民对阵亡将士不能忘怀……      薛举的王霸之业在高墌城达到顶点,他死后很快在圻墌城落幕。陕西长武县自然是此行不能不去的地方。虽然泾川长武分属于陕甘两省,但实际上此去长武县城,大约只需40分钟的车程。我们在土塬上盘来绕去,让人对塬这种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特有高地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
      长武县城坐落在浅水塬上,因此高墌之战也被人们称为浅水塬之战。
      长武这县名的来历,民间有个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它是兵家所必争,常年动武的地方。据资料统计,长武的地面上在古代经过的大小战争有万次之多,可以说,它的南塬北塬一共283条沟壑里,都曾被血水浸润。攻击、坚守、陷落、收复,拉锯战像演戏一样,不绝于史书。
       在长武街头,我们看到一组大型的雕塑,它动感十足:高高的基座之上,秦王李世民右手挥戈,左手提缰,麾下的战马前蹄腾空,发出了杀敌的呼号。基座两边,六骑将士分列而出疾进,两眼喷火、嘴形微张,形容不出的英武和壮烈。
      然而我们长武之行的主要目的却是要去领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仁寺的“静”来。
      向含饴弄孙看护昭仁寺的老人说明来意,他缓缓地打开了昭仁寺的大门。 寺很小,片刻之间便可游遍,但贞观年间它却无比辉煌,只是全貌今天难以想象了。因为对太宗皇帝的敬畏,历朝历代官方和百姓对昭仁寺爱护有加,虽经战乱,昭仁寺内两处最重要的文物得以保留下来,且分别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中华书法艺术名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和薛氏父子的大战给李世民心中留下了极为惨烈的印象。据说此战之后,李世民常常于夜里梦见阵亡的将士,只见他们在沙场上留下的尸骨升腾起了鬼火。他登极后,遂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决定凡举义征剿的主要战地同建七处佛寺,以超度死亡将士的亡灵。豳州(今陕西北部)昭仁寺位列七佛寺的首位。
      作为悼念统一战争中阵亡将士的首座寺院,豳州昭仁寺于唐太宗下诏的当年便开始兴建,次年就竖“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于寺内。
  昭仁寺一绝是“豳州昭仁寺碑”,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真迹,书法秀丽而刚劲,整碑3000余字,基本完好,是被国务院命名的“全国书法艺术名碑”。
      另一绝是它的大雄殿。现存的大雄殿台基高1米,长宽均12.6米,殿前月台约5亩。大殿面宽进深各3间,跨度10.5米,建筑面积108.16平方米。单檐歇山式屋顶,木构建筑,拱斗疏朗、重叠肩架、举折平缓,殿内无柱,宽敞方正,工艺精巧,俗称“一担挑八角”,极符合力学原理。
      昭仁寺的意义早已超过了一般的宗教崇拜,它不仅是战争的纪念建筑,也是大唐盛世的象征,对于研究唐宋历史、战史、佛学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坚固异常的圻墌城毁弃,在斗兵之地长武的昭仁寺却保留至今,历史对这场发生在唐初的大会战已有了自己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

© 红茶馆论坛( 粤ICP备13007197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壹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