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红茶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5|回复: 1

渭水寻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6 16: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坐看云起
      一条河,穿越华夏文明中轴线,浩浩汤汤、义无反顾奔向黄河。

     幼小时听大人讲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姜太公直钩垂钓渭水的故事,心中就想啥时间能一睹渭水风采。
      再后来,泾渭分明的成语,让我更是萌生一览渭河风貌的念头,这些愿望一一实现,但作为一个甘肃人,从来没有探寻过渭水源头,怎么说也是一个遗憾。
      6月22日,茶主组织从分水岭反穿鸟鼠山,徒步渭水源头,我自然积极响应。21日晚自武汉匆匆赶回兰州,简单收拾一下行装,次日晨早早出行。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约10时许,我们到达分水岭观景台。今天徒步的人很多,在这儿遇见了参加其他组团活动的老管一家,打了招呼,合影之后,他们先出行,我们等候自岷县赶来报团的其他4人。丝丝小雨中,看四周云雾缭绕的山景,一些初次进山的朋友兴奋的很。在另一支团队里,看见了老朋友高、仁,嘉以及不少见过几次面的徒友。寒暄一番,我们的队伍也会齐,大家各自出发。
      之前看了茶主为此行做的功课,大约知晓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反穿鸟鼠山,自渭河源景区穿出,约15公里路程,爬升数百米,心想这倒轻松。
      鸟鼠山系乃渭水源头。悠悠渭水奔流不息,几千年静静流淌,养育了多少华夏儿女,凝聚了灿烂的黄土文化,塑造了泱泱之中华文明。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鸟鼠同穴之山,古老的文字记录,让中华儿女主张和平、缔造和平、和谐共生空间的博爱胸怀有了佐证。《水经注》云:“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
      昨夜下了雨,山路十分泥泞。大伙在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葱郁的青山、清新湿润的空气、天人合一的喜悦,让大家只有笑声,少了怨念。
      雨一阵大一阵小,二十余人蜿蜒的队伍在山路上攀行,五颜六色的雨衣,给青翠的山体增添了更多灵动。茶主在前端引路,我因为带了对讲机,方便联系,便走在最后,以便照应。
      一个小时路程,稍事休息后,大伙继续前行。今天的爬升对我而言,倒是没什么难度,但对几位户外经历少的姐妹,还是有些挑战。我在队尾陪如意等几位姐妹边聊边走,她们尽管有得吃力,但盛夏季节,正是草原上生命旺盛的时节,满山的野花,四周的云雾,让大家仿佛置身仙境,兴高采烈地往前走。每到一处美景,大家自然是各种美拍,而大山之中,横看成岭侧成峰,十步景不同,百米另乾坤,美景是看不够的。

      接近12时,恰好雨停,我们在一处山坡补充给养。刚打开了行囊,雨又下了起来。山里的雨,说来就来,我们只好在雨中草草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20多分钟后,大家继续前行,此时大伙鞋子应该都是湿透了的,脚浸泡在水中,走起来很不自在。这一段上山路比较陡峭,如意姐走得很吃力,好在前面几位徒友时不时停下来等我们,否则,在这样的浓雾里,还真要迷了路。
      雨停了一会,太阳出来,山峰山谷弥漫着浓浓的水雾,山峰时隐时现,阳光照耀处,新绿灼灼,一派生机。时光在这里穿梭、漂移,真有“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的感受。
      山谷里,到处有沼泽,草丛里一弯一弯的雨水,就是汇聚成渭水的细小单元。这些水洼慢慢往低处汇聚,先有细流,渐渐成了小溪,最后汇聚成河,向前奔流,汇成渭水一路逶迤,养育了秦陇大地无数生灵,滋润了泱泱华夏悠久文明。

     下午3时左右,我们在一处低洼再次修整,开始攀登通往景区的最高峰。这时雨已经完全停了,艳阳当空。40多分钟向上的泥泞山路,终于看见山顶的栈道,山坡上开满了各色鲜花,行走在柔软的草滩上,很是舒服。

      下山的栈道不太好走,仿木质的台阶看不清层次,得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生怕脚下踩空。这里的溪水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溪水非常清澈,哗哗的流水声,一直伴着我们下山。

      下山路的右侧基本是草滩花海,左侧山林非常茂盛,但看上去都是幼林,回来我看了一下近年来写的渭源县志片言只语,大概是千百年前,由于这里植被茂盛、绿草如茵,山环水抱、景色奇秀,虎豹鹿马和谐共生,鸟兽飞禽乐居繁衍。唐代温庭筠作的《渭上题三首》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胜景:

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
桥上一通名利迹,至今江鸟背人飞。
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
轻桡便是东归路,不肯忘机作钓船。
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
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渔舟更不归。

民国杨景熙所作《渭水东注》有云:

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
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
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
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轻荡舟。

      人与自然多么和谐。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聚拥此仙境,伐木垒屋,射烈杀戮,饕餮天殄,荒山裸露,百草枯黄。后来人们发现破坏的生态十分难堪,才下决心治理,才有现在的重生之林。
    沿步道走了一段时间,左边有泉名曰吐云泉,不见泉里吐水,只留石碑一块供游人拍照。顺阶下少许,有台阶斜穿山体往上,导览牌标记还有两泉,拾级而上时,我腿抽筋了,疼痛难忍,费了些功夫,方得好转。向上四五十台阶,见得“遗鞭泉”,也是遗迹,未见泉涌,倒是边上人工树的一根长管,汩汩向外吐水。看介绍,知是传说中李世民值此赏景,不慎失鞭入泉,随从百般搜寻未果,悻悻而去等等…这个有点可惜,孟德东临碣石,也要留得名篇,“星汉灿烂,日月星辰”,千百年来,供人传颂,这大唐皇帝也没留下什么佳句,多少有点遗憾……
     再上去六七十阶,一堵石壁,赫然眼前,两股清瀑,帘挂九天。石壁低端有泉“禹仰泉”,传说大禹治水时,与共工作战,正当人困马乏,难于支撑的时候,来到了这个泉边。士卒们喝了泉边之水,顿时精神抖擞,一举战败共工,取得了治水的胜利。为此,大禹曾在此设坛祭奠,称其为神泉。这三只泉眼呈品字型分布,只可惜“吐云泉”“遗鞭泉”早已干涸,千年时光,泉水滋养了多少民众,经过多少王朝更迭,估计也是累了……难怪1938年,学者顾颉刚到鸟鼠山考察渭河源头后,撰联发出“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的慨叹。
      我跟如意姐已经离大部队有点距离了,顺着台阶往下走,还有不少的路途。景区的山峰应该是鸟鼠山各类故事的诞生地,但现在的人声嘈杂,施工轰鸣,不知鸟鼠之类有没有往日的安全感。走了一会,一条石缝将眼前的山峰划为两半,石缝里细流潺潺,有许多石墩供游人踩脚通过,这是著名的“”一线天”。相传,大禹导渭的过程中,鸟鼠山挡住了渭水的去向,他命神兽应龙开辟河道,但因山体坚硬异常,应龙最终精疲力竭、长眠于此,两山之间凸出来的地方就是应龙的尾巴。关于此山传说还有两个版本,其一是说这是大禹开山时,由于山体太硬导致大禹所用的开山斧斧刃断裂,留于此。其二是说“鸟鼠山”名称的由来。左边的山体像一只鸟,高耸的部分是鸟冠,右边陷进去的部分是老鼠的眼睛,它们共饮渭河水。

      出得峡缝,石壁上“大禹导渭”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据说是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路过此处,挥毫题之墨宝。
      坚持向前行进约40分钟,我们到达景区门口,跟大部分汇合,打道回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户外运动用品与装备手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

© 红茶馆论坛( 粤ICP备13007197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壹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