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红茶

旅行和摄影的N种关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7 编辑

  
                                       莱恩·麦克金利
                            (Ryan McGinley,1977— )
  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的夏天,青年摄影师莱恩·麦克金利都会约上几拨朋友,坐两辆货车作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在太阳晒得发白的沙漠上,在田园般的深水潭中,在青葱翠绿的树林里,麦克金利使用小巧的雅西卡T4s和徕卡R8s尽情地拍摄着朋友们在大自然里赤身嬉戏的情景。看着这些影像,能让人由衷地感觉到天真率性和无忧无虑的自由感。虽然麦克金利拍摄的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更像是孩子,激情而快乐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些构图直接、色泽单纯的青春影像最终成为麦克金利标志性的拍摄风格。而这位26岁就在美国惠特尼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做个展的最年轻的摄影师,正是凭借这些梦幻而纯净的影像成为年轻一代摄影师的翘楚,同时也掀起了LOMO爱好者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亲朋好友的热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8 编辑

      冯建国 16年的西部摄影旅路  
      黑白大画幅摄影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创作工具:8×10大画幅相机
                               西藏阿里神山前 2007.7.30
    有人称他是“中国的亚当斯”。摄影圈的人熟知,这说的是冯建国。
  冯建国执著地用他的8×10大画幅相机来观看和表达这个世界。从新疆到西藏,从青海到甘肃、四川甘孜州,16年,他的黑白大画幅摄影之路,走得果断坚定。听他的讲述,在旅行路上,创作神器──大画幅相机,就像是他的灵魂伴侣。

                 强巴佛像,扎什伦布寺,日喀则,西藏,2003
  1995年,冯建国正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的摄影系读三年级。那时候他常常想起国内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的专题故事,印象很深的是,喜多郎为西域专题而创作的音乐,玄妙而醉人。时任东京艺术大学的校长,也是日本绘画界巨匠的平山郁夫(1930-2009)也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创作了很多作品。再加上早年受国内的电影和文学著作的影响,冯建国一直为丝绸之路所吸引。对西域的向往终于使得他在这一年暑假就专程前往探寻。第一次到吐鲁番,他去了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那时候的故城非常荒凉,人迹罕至,经历年代侵蚀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很本色地诉说着历史。这一次的旅行使得他在次年就背上8×10大画幅相机来拍摄自己眼中的丝绸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9 编辑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西仓寺,尕藏索南喇嘛30岁,2009
  丝绸之路,不光是遗留的景观,而是历史和人文以及地理风貌的一种交融,从风光背后,可以体会到很深厚的内涵。冯建国的丝绸之路创作成为他用黑白的8×10大画幅相机拍摄的第一个主题。这一次他创作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星期日的大巴扎》,现在仍然是作品中的经典。他说当年他是凭感觉找到有感觉的地方,的确是为了拍摄而作的一次视觉探索的旅行。
                             村头晓月,八宿,西藏,1999
  而后,他陆续去了中国西部,包括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省,很多地方他都反复前往,去过8次甚至10次。西部很美,人文的内容太丰富,任何一个拍摄点都需要把文化历史的直观感觉转变成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影像,这少不了前期的功课。比如在西藏,就一定要对藏传佛教有必要的学习和认识,对当地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为此,他曾经带着沉重的8×10相机两次去体验转冈仁波齐神山,经历高原缺氧的晕厥,风寒刺骨和汗流浃背的交替,体会当地居民高原生活的独特味道。
                          星期日的大巴扎,库车,新疆,1996
  “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高原的人们,坚定的信仰和地理、传统都是相关的。”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半个月乃至更久,冯老师说自己无形中学到了很多,这些学习甚至会影响他对世界的认识,对事情的看法。在他拍摄的《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系列中,他镜头前的藏族百姓人像无一不是自信、自然、放松的状态,他们的表情很美,尽管身上的袍子并不是簇新的,皮鞋也快被磨穿,但是他们的内心有一种超越平凡生活的纯净,那种纯净会感动在玻璃取景器后观看的他。“拿小相机(拍照)和8×10拍人物还是很不一样的。我通过几年拍西藏人像感触很深。人物站在你的镜头前面,他有很多很细节、下意识的感觉,有很多瞬间,就看能不能通过你跟人的交流去捕捉到。每个人看东西会有自己的视点或者模式,有你对事物的理解。感觉,是通过你的相机来表现的。我基本没有附加给他们任何东西,找的人物都是随意的。表现的是很放松很本能、朴实自然的那种东西,这种感觉是你改变不了的,是人本身带来的。”
  在冯建国去了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之后,他也有了相似的体会。“名山大川的气势,雾霭萦绕的缥缈,置身其中的摄影者拍出很美的画面,这才是达到了美学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通过理解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把这些综合知识通过影像表达出来。理解古人对山水的追求,进而让影像升华到另一个层次。”
                         盛装的妇女 , 普兰, 阿里,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00 编辑

      人们说旅行是心灵的休憩。相信大多数在路上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触。走到西部,冯建国每每都会感怀这博大的自然。人处在自然里,身心都融入其中,会有一种愉悦,先有愉悦,才可以表现出来。“尽管旅行中也会碰到很多不开心的事,会有矛盾、误解甚至被骗,让人大为火光,可是去任何地方也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既然选择了去,各种风险结果都是应该有心理准备的。发生了,就要尽快让它过去。”  “真正的摄影应该回归到最本质最单纯的原点上面,不应该有那么多附加的东西。我坚持这个,虽然这个不一定为大家赞同,但这是我自己对摄影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可以做其他的东西。这个‘根本’不要去放弃”。冯老师坚持直接摄影,他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次拍摄,取景、测光、精准曝光,小心地保护胶片不划伤不落灰尘,又亲自冲洗胶片,亲自放大照片,从拍摄到冲印,他就是为了原本地展现拍摄对象,从来不会对底片作修饰,也不会过多地干预影像本身的影调。“摄影到底是什么?美国西部f64小组在几十年前早就给了答案,找到摄影的根本,找到原点,这是我拍摄的出发点。”冯老师是直接摄影流派的追随者,他的严谨细腻,对待影像的严肃苛刻都有师可循。
  今年夏天,冯老师去美国呆了3个星期。在纽约,他被时代广场特有的风景所吸引──来自美国各地的游客在时代广场车水马龙的街头驻足留影,脸上闪耀着幸福和兴奋的笑容,冯老师专门拍摄了一组这些游客的肖像,这成为他美国之旅的一个意外收获。在加州,他去了美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的家。那是一幢在海边的房子,临海有一个露台。亚当斯的儿子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鹤发童颜,他带着冯老师参观了亚当斯的暗房。放大机都还接着电源,打开就能使用,所有的设备一应俱全,保留着当年亚当斯使用时的原貌。房子的正中间大墙上有一面来自中国的大鼓,大约是明清时期的,亚当斯把建筑的外形专门作了设计去迎合这面鼓,他们还查到了这面大鼓的来源、年代。在遥远的地方见到中国文化被严肃、尊敬地对待,和大师的距离感觉更近了。亚当斯家不远的地方就是另一位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 1886-1958)的家,那附近有一个韦斯顿画廊。近距离感受摄影大师生前的居住地,又近距离地欣赏他们的原作,收获丰厚的旅行实在让冯老师激动了很久。
  大画幅相机相对笨重,体积大,旅行中带上一定不方便。每次旅行,要不要带大画幅相机,现在冯建国越来越不会纠结了,因为他拍东西是有目的的。通常专业的摄影人目标很明确,会有自己的主题系列,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应该怎么去表现主题?应该用胶片还是数码?用黑白还是彩色?有缜密的思考,然后定计划,决定如何展开。“我在拍摄之前的主题时,是大概有个想法,然后一边拍一边去完善。但是现在这个想法就更具体,功课要做得更深更透彻。拍摄一般会先踩点。”冯老师拍摄的四大主题《京愁:1993-1996》《西部旅路:1996-2006》《最后的胡同:2005-2008》《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2007-2010》,都是成系列的长期拍摄的作品。最早在东京读书的时候,他的第一个主题是拍摄日本的古都京都,那时候大约是1993年,到现在正好是20年。这20年拍了4个主题。“我觉得我拍到60岁应该没什么问题,10年再拍一个专题。10年后就洗洗照片算了,那时候最好去旅游也不用带相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01 编辑

      16年的大画幅摄影之路,冯老师一直冷静地坚守着自己的创作方向。他说他很幸运,这么多年从未偏离过,也从未迷路。数码摄影发展得很完善了,每年都在不断推出新品,冯老师也并不排斥,只不过他对这些产品的向往并不强烈,看看别人用,挺好。他信守稳稳地矗立着的8×10大画幅相机,光影从镜头穿过,直接把影像投射在毛玻璃上,成为一幅上下左右颠倒的影像。关闭光门,插入片盒,打开遮光板,释放快门,拍摄一幅作品的几个节奏,都为了等候最终那个关键的瞬间。那一个瞬间,需要沉淀,需要蓄势。这个过程,好比中国古代的书法,又如太极,怎样力透纸背?又怎样四两拨千斤?有历练,才会了然于心。 
    采访面对面
  1.如果只旅行,不带相机不让拍摄,你会不会不习惯?
  现在我觉得这样还很好。以前肯定觉得,既然去了这个地方,就会纠结,我应该带什么器材去啊。带8×10还是数码?现在觉得,如果有个地方去纯粹地旅游,可以休息一下,应该挺好。
  2.现在拍摄用什么机器?
  现在有四台8×10的相机,美国品牌的有两台,一台迪亚多夫(DEARDORFF),最经常用的,它比较轻便。一台凯恩(K. B. Canham)。日本品牌的有两台,TOYO(星座)和EBONY(依波尼),EBONY还没开始使用。都是双轨的,便于携带。用DEARDORFF和TOYO的机会多一点。
  3.喜欢传统还是数码?
  肯定是传统摄影。数码和传统区别在哪呢?现在数码的像素、色彩还原、影调都没问题,高动态从最黑到最亮,区别在最后,是用数码输出?还是传统放印?打印的和传统的影调都很接近,这个区别可能只有专业的人士才能看出。但是质感还是有差别。
  4.什么样的影像是专业的?
  越单纯的(影像)可能更好。摄影发展到现在,附加的东西很多,真正的摄影,应该是很单纯、很简单、很直接的。
  5.最崇拜的摄影家是?
  从斯蒂格里兹(Alfred Stieglitz,1864—1946)开始,到亚当斯、韦斯顿,也就是f64小组的成员,到再早期的尤金·阿杰(Eugene Atget,1857—1927)、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以及当代的摄影大师阿维顿(Richard Avedon,1923-2004),还有贝歇夫妇(伯恩·贝歇(Bernd Becher,1931—2007)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1934— ))。他们摄影的理念也是最根本、最直接的,直接摄影,摄影的原点。这和我对摄影的理解是契合的。
  6.最近看的摄影展览或者摄影书籍?
  最近看了两个在美国的展览。一个是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一位欧洲女摄影家的作品。她用4×5大画幅相机拍摄在欧洲、美国等地的海边拍的全身人像,作品放大到1米多高,都是彩色的。一个是在纽约切尔西区的高古轩画廊展出的阿维顿的作品,他的人像作品都放大到两三米高,连接起来有十多米长。是纸基纸放大的,一轴一轴地卷着,也没装裱,就是画面前面十几厘米的地方加了一块玻璃,很壮观的。
  7.假期最想去的摄影目的地是?
  很多。
  8.旅行中喜欢拍人物还是风景?
  人物和风光的都有。
  9.喜欢拍照多少年了?
  刚工作的时候曾花了一年多的工资买了一台尼康的FG20,还是托朋友通过特殊渠道买的免税品。那时是1983年左右,到现在快30年了。真正从事黑白大画幅摄影应该是1996年,到现在有16年了。
  10.最梦想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最梦想啊……很多摄影家都疯狂追求器材,目前我还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01 编辑

         曾璜 与摄影有关的三十多年  美国Syracuse大学摄影学硕士,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Corbis图片库签约摄影师,二次入选“中国摄影界有影响的三十人”。主编《图片编辑手册》和华辰影像拍卖图录,出版有个人战地报道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和大学教科书《报道摄影》。
  创作工具:任何类型的相机
                                      摄影:吴奇
  在曾璜的博客里,有句话这样介绍自己“三十多的长相,二十多的心态”。从1973年开始“玩”相机起,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名的摄影记者之一,面对着摄影领域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他的确还保持着二十多岁时的心态——好奇、热情,他现在最大愿望是拍摄一套当代影像作品,作为职业生涯的完美收官。
  眼前的这位二次入选过“中国摄影界有影响的三十人”的摄影圈大腕,低调、温文尔雅,没有老前辈式的自恋,却有着岁月积累的睿智。曾璜喜欢新鲜事物,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角色一直在变化,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策展人、摄影活动策划人、华辰影像顾问……不夸张地说,他与摄影有关的三十多年,也是中国当代摄影最重要的三十多年。

          1994 年,萨拉热窝 ,母亲引诱三岁的女儿向准备上前线的父亲告别。
  曾璜大学学的是物理,毕业后前途一片大好,但他却从零开始,到新华社做了摄影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正是记者的黄金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变革。但在实际工作中,曾璜还是感觉到了困惑,最终他远赴美国Syracuse大学,学习摄影。那时候的纽约,滋养了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曾璜和他们一样,被巨大的文化反差所震撼,贪婪地吸收各种营养。四年后,他开始在纽约最好图片社的暗房工作,不过,这也成为他最终回国的原因。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风云变幻,每天为其他摄影师冲洗照片,看着他们镜头下的精彩世界,作为摄影记者的曾璜有些失落,他想参与到这场变革中去,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于是他放弃了有声有色的海外生活,回到了新华社,干起了老本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02 编辑

 1994年2月,曾璜被派往波黑,数月后,他的第一本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出版,声名鹊起。曾煌说,大家都称他战地记者,事实上他只能算个去过战地的记者。因为在当时的新华社,会说英语,会开车,还会摄影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他临时受命,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前往波黑。曾璜笑言,当时他就和唐师曾笔下的“外星人”一样,背着7个相机、冲洗工具、底片传真机、海事卫星等,怀揣着几千美元就上路了。在波黑的几个月,虽然没有经历激烈的交火,他却用诗一样的语言记录下了战争中的城市、人、孩子和士兵。《波黑:战火浮生》是中国第一本采拍自国际热点战地的个人新闻摄影作品集,评论认为它“让中国同行看到了什么是新闻摄影语言,什么是开放式构图,什么是专业的眼光。”  除了波黑系列,曾璜记忆最深刻的拍摄故事还有他的代表作《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流浪的孩子》。拍摄于1997年的《实施计划生育国策》记录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平凡工作,展现当时农村基层计划生育状况;拍摄于1995年的《流浪的孩子》则是跟踪了5个生活在北京站流浪儿童的生活百态,非常感人。在曾璜的很多作品中,都闪烁着人文关怀之光,这也是他一贯坚持的表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建立社会的公平。
  2007年11月,由曾璜策划的“那一边——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中国儿童”摄影展在798开幕,参展的照片记录生活在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态,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曾璜说,就是想通过展览让外界了解到,中国,还有一群如此迫切需要援助的孩子。他们生活在那里,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急需关爱。同时也想发出呼吁——“中国不仅需要奥运会,更需要平等的机会和福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后,类似的话经常被提及。事实上,早在五年前,就有中国摄影人为此而发声,曾璜,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除了新闻摄影,曾璜还在摄影的其他领域有所建树,作为当时中国少数系统接受过西方摄影理论教育的摄影家之一,曾璜是最早把国外摄影理念引入中国的人——他构建了中国的图片市场;大力推广影像教育,在北京电影学院、清华美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大学和几十家报刊开设讲座;他也是影像策展人,曾经参与创办了平遥摄影节;2006年,他又开始涉猎摄影收藏,担任华辰影像的顾问,目前,华辰影像是国际上最大的中国影像交易市场。而拍摄当代影像艺术作品是曾璜为自己设立的未来目标。
  摄影家马特·斯图尔特曾说:“时刻带着相机,你永远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穿合适的鞋,因为你有可能要走很长一段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记者永远都在旅行中,他们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去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
                                 广西贫困地区的孩子
  采访面对面
  1.如果只旅行,没有拍摄,你会不会不习惯?
  不会。
  2.现在拍摄用什么机器?
  什么都用,单反、卡片,iphone4S。
  3.喜欢传统还是数码?
  我都喜欢。我是很开放的人,看到新技术和新相机出现我其实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意味着新的时代要出现了。
  4.什么样的影像是专业的?
  我觉得标准是能不能打动你,感染你,不是视觉冲击力,跟技巧也没有太多的关系。
  5.最崇拜的摄影家是?
  尤金·理查德兹(Eugene Richards),他是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录下了美国社会底层人群。他的照片构图很有特点,通俗点说画面拍得东倒西歪,但是极富生命力和感染性。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他是个纪实摄影师,但照片排的很美,像画一样。
  6.最近看的摄影展览或者摄影书籍?
  最近刚参加了大理摄影节。
  最近在看的一本摄影书籍是《影像批评》,它是美国大学艺术系的基础教材,告诉你怎么去看影像。
  7.假期最想去的摄影目的地是?
  没想好。
  8.旅行中喜欢拍人物还是风景?
  所有的东西,只要触动自己的就喜欢拍摄。
  9.喜欢拍照多少年了?或者从事摄影多少年?
  快40年了,我是从1973年开始接触摄影的。
  10.最梦想的摄影器材是什么?具体的型号。
  没有。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创意和想拍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07 编辑

      江俊民 边走边拍 本来就是一场工作  时尚摄影师
  创作工具:中画幅相机、135单反、微单

  最早认识小江的时候,他留一头蓬松的爆炸卷发,皮肤黝黑,一笑就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Michael Jackson。他在中纺影棚外面抽烟,很阳光地和路过的朋友打招呼。七年后,再见小江,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头发剪短,还有齐齐的小刘海,穿黑色的工字背心,肌肉胀鼓鼓的,我猜他要是抹抹鼻子,“哦~哈~”地叫一声,没准可以参加李小龙模仿秀。
  因为经常被艺人邀请到世界各地去采景,小江应该是个经常旅行的摄影师。想请他谈旅行,结果他说自己没什么可讲,因为除了拍艺人,几乎没拍过别的题材。出去旅行,也是置身美景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可以用相机拍点照,才拍几张。我猜可能以摄影为工作的他,对随身携带相机有点排斥,旅行中的摄影师,拍得最多的,可能是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09 编辑

      小江进入北京的时尚摄影圈正好10年。2000年,他在老师林炳存的带领下从台北来到北京,2002年决定进入这里的摄影圈。他带来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和大多数当时正红的北京摄影师有很大的区别。到2006年,他的事业发展到一个高潮,当时炙手可热的大牌明星几乎都成为他镜头前的创作对象,小江在希腊拍摄的赵薇成为那个时期的代表作。  
      现在的小江,拍东西更有自己的性格和感觉,他不会像从前那样,一定要使用6×7的玛米亚,或者哈苏,甚至不一定使用尼康或者佳能的单反。拍摄时尚大片,他有可能 用一款最顺手的微单。“拍摄人物,最重要的是状态、情绪、感觉,而不是那个焦点。有的编辑告诉我说,这种感觉不能用,微单画质不好。这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江这么说比较客气,对于影像单纯地强调锐度、清晰,这的确是停留在一个对摄影认识的粗浅层面。相信好的照片会遇到好的欣赏者。所谓作品,恰恰不需要普遍的认同和赞许,拍作品,有风险,但有价值。“一个画面对每个人的诉说不同,基于对生活态度的感知,每个人对美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小江拍摄的风格其实比较日系。自然、舒服,比较随意、自由,喜欢抓拍。他说这跟普通人的本质比较接近,也更容易被接受。这样的风格,更易于在旅行中去捕捉各种不同的状态和表现。
  “我对摄影的憧憬没那么大。我从来没有喜欢摄影到极致 。你说我是商业摄影师,我又没资格,你说我是时尚摄影师,我又没那么时尚。我个人认为,时尚摄影师在潮流这方面应该更敏感,而我还好。”小江和我一起吃饭,感觉心情不太好,而他说只是在试着找自己的位置而已。问所有的问题,他几乎都在自我批判,对于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也懒得一提。他讲到的,更多的是小时候妈妈抚养他和兄弟姐妹长大的艰难,是自己从台北开始学习摄影从助理开始的辛苦日子。因为通过学习摄影,他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改变了经济状况,似乎这是摄影对他人生最大的意义。
  所以,这样一位倾注全力以拍摄养家养团队的摄影师,几乎很少会安排自己去旅行,他更多地是被安排去旅行,跟随艺人的团队到国外采景。在国外,那种感觉真的很放松,视野和眼光完全不同。每次出去拍摄心态还比较平和,工作完了就是休息。“我也忘了我有没有拍一些有趣的东西,但年初和梅婷一起去以色列的旅行印象很深刻。虽然大家说那里的战乱很厉害,但到了那里完全感觉不到,你在那里会觉得宗教是如此的平和。 ”在耶路撒冷,哭墙——感动无数观者的地方,小江一样被感动。那些低头在诉说在祈求的人,跪坐在哭墙前,在哭墙的缝隙塞小纸条,身体一前一后地晃动,与他们心中的神在沟通。在这个地方,他拍了很多照片,用135单反,也用微单。最近一次在日本,当时的拍摄安排得很松散,小江还生怕自己拍太少,感觉远道而来而没有体现摄影师价值。但一旦让他卸下工作完全放松,就觉得在那里的旅行真的太舒服了。“只要离开你工作的地方,就觉得像在放假,人会完完全全放松。旅行的意义难能可贵。”
  采访面对面
  1.如果只旅行,不带相机不让拍摄,你会不会不习惯?
  会比较难吧。科技太发达了,很多东西你需要把它储存起来,不然很快记忆可能就没有啦。
  2.现在拍摄用什么机器?
  器材不重要啊,在于人。你懂器材把它用到极致,就足够。我最近用奥林巴斯e-p3比较多。
  3. 喜欢传统还是数码?
  真正喜欢,我当然是传统的多一点,暗房的期待和忐忑,那种心情很不一样。现实中我没有偏好。我买不起大画幅,也买不起胶片。
  4.什么样的影像是专业的?
  没有,我个人觉得没有标准。如果要界定,要看在什么架构里面,看它是广告摄影,还是纪实摄影,抑或是时尚摄影等等,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标准。
  5.最崇拜的摄影家是?
  我师父,在台湾学摄影曾师从他们──许熙正、余静萍、林炳存,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6.最近看的摄影展览或者摄影书籍?
  没看。没读。最近关注一个微博,他发布的照片很特别。最近比较关注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的作品。
  7.假期最想去的摄影目的地是?
  让我环游世界。但我不大可能实现,因为我胆子小,不会英语,出去旅行我通常多数时间待在酒店,最多到周围走走。
  8.旅行中喜欢拍人物还是风景?
  人物多点。
  9.喜欢拍照多少年了?
  从在台湾上学时开始算,20年了。
  10.最梦想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摄影到最终并不是一定要追求有多细腻。器材完全不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6:12 编辑

      杨晨 小小相机里有关不住的梦想  微单摄影人 《新摄影网》副主编
  创作工具:索尼NEX-5N、奥林巴斯E-M5

  杨晨不是什么大牌的摄影师,也没有专业学习过摄影。从经历上看他只是个从传统工科学校毕业,之后半路出家的半职业摄影师。但就是这个资历尚浅的85后青年,依然有着执著坚定的梦想:职业摄影师,为此他辞去工作、背井离乡,只为了和梦想更加接近。
  杨晨是个西安娃,绵延600余年的老城墙和一碗爽快的羊肉泡馍养育了他,但初见他,斯文内向的性格让人很容易想象他来自一座南方小城,经过几番聊天才能清晰感觉到他骨子里藏着西北人的爽直。
  杨晨大学时学的专业是机械,直到25岁之前他所走的道路和传统的理科生没什么区别,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一家上海外企做和机械相关的工作,干了一年多他辞职了,因为“想找喜欢的事情做”。 还在上海工作时,一次恰遇表哥来旅游,短暂一聚之后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表哥手中一台刚买不久的数码单反相机佳能450D。一个月之后,杨晨就买了一台同样的相机。如果以现在普遍对摄影爱好者的定义和理解的话,那时他算正式“入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

© 红茶馆论坛( 粤ICP备13007197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壹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