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8|回复: 2

高岗之上 古堡内外“千堡之县”通渭的废墟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9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村落中的小碉堡。


2.jpg

                                                                                宋代鸡川寨遗址。

3.jpg


                                                                    黄家窑堡在此行中最有古意。

4.jpg


                                                                 张八爷堡一度的用途是拘留所。

5.jpg


                                                                            民国时期的瓷武士像。

6.jpg


                                                                       鸳鸯堡与东岳庙合二为一。

7.jpg


                                                                                  八旬老人不离劳作。

8.jpg


                                                                      通渭典型的民居——三合院。

9.jpg


                                                                              鸡川寨出土的石像。

10.jpg


                                                                          有堡寨处必有石磨。


       古寨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着很大的研究和可利用价值。其中,通渭古寨堡以其历时久远、数量较多、形式繁杂等特点更是享誉陇中,素有“千堡之县”之称。

       “千堡之县”这一极佳的线索却静静地放在心头没有去惊动它,我在寻找一把钥匙,一把在地方志书纷繁线索中,能打开古堡秘辛的钥匙。
        早就听说通渭县古寨堡以其历时久远、数量较多、形式繁杂等特点享誉陇上,素有“千堡之县”之称。
        尽管五年前在采访商旅辐辏的明清陇右名镇马营之前,在天水和兰州无数次往返时,我其实已经和诸多古堡中的一个叫“华川堡”有过无数次的邂逅,却浑然不知。在310国道上,它高踞在马营峡隧道的山顶之上,它和山岭浑然一体,在公路上遥望“华川堡”,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固,又有雄浑挺拔,气度不凡之势。据当时同行的通渭政协文史办副主任南志明说,按《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它修筑于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
       但“千堡之县”这一极佳的线索却静静地放在心头没有去惊动它,我在寻找一把钥匙,一把在地方志书纷繁线索中,能打开古堡秘辛的钥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0: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2日,我找到了这把“钥匙”——在通渭县委办公室,我见到同为七零后的党旭涛。看他身材瘦消,架着一副眼镜,谈吐之间斯斯文文,但一说到古堡的话题,他的神情却出现了同龄人中很少看到的执拗和坚持。早在2005年初,党旭涛就决定自费做田野调查,为家乡这许许多多日益荒废的古寨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011年末,《古寨堡》一书图文基本完成。
       2012年6月,书稿送交甘肃省人民出版社,不久审稿通过,即将面世。
       回顾《古寨堡》一书的成书经过,党旭涛说,“不能说没有困难,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困难加起来,与曾经筑造古寨堡的先民们所受的困难相比,何至于九牛一毛!我总觉得,在衣食无忧的今天,能沿着先民走过的路走一走,叩听一下历史的车辙走过的声音,那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觉得自己很充实,也很幸福。希望《古寨堡》一书面世后,能够或多或少地起到一些宣传和引导作用,以使这些掺杂着先民血与泪的历史符号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使我们身边的民俗文化遗产能够滋生出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七年时光的浸润,每一座古堡在党旭涛的心目中都变得具体可感,和他的生命密不可分。
       千余座古堡,因为采访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去探访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堡,在此后的两天,我和党旭涛从县城出发,沿碧玉到鸡川镇再沿路返回,探访了近十余座古堡,石滩堡——碧玉关堡——鸳鸯堡——黄家窑堡——许家堡——鸡川寨——张八爷堡……它们大致都分布在古丝绸之路在通渭境内的路段——古平襄大道沿途。党旭涛说,在通渭境内,如今的310国道几乎完全袭用了平襄大道的线型轮廓。
       我明白党旭涛选择这条路线的深意,过田垄、爬荒山、穿古堡,它让我们可以隐约探到通渭古堡文化的脉搏。
       张八爷堡这个充满戏谑的名称,其实是嘲弄了一个兵荒马乱年代,一个小人物可悲、充满荒诞意味的奋斗史。
       最雄伟的古堡是我们首先探访的碧玉关古城遗址。从公路边的小山包上去,我们得以一窥碧玉关的全貌。
       碧玉关古城遗址,依稀可辨。东西长2000米,南北长2500米。建造年代不详。依山而建,四周如刀劈的悬崖。四条河围城而流。城中部是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李家川遗址。城中南部建有两座堡子。城墙南外有一座庙。城南是牛谷河。城南七里是天水湖,位于郭家岔、岳家岔。天水小溪流入牛谷河。城中包括上店子和下店子。城西是牛洛河,河西是新城,唐代建造,又名马趟子川,现为碧玉乡所在地。碧玉古城下店子东南角是钝角,东城墙顺山而下两次跨过雷家河南端拐了个钝角,正好把雷家河南端包进了城中,既解决了吃水问题又解决了城墙的方正。为了安全在下店子又修了内城。在通渭当地,碧玉关又称闭门关,传说飞鸟难过闭门关,它像一道充满紧张感、力度十足的臂膀,庇护着四周的村落。在灿烂的秋阳下,那些通渭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异常生动,充满美感。
       此行古堡中最有古意的我想一定是黄家窑堡,从高高的山岭下行,不到两百米,疯长的乱草掩映下,一座古堡像凭空生长出来,残存的堡墙仍有三四米之高,阻挡了去路,在它的对面,是人烟稠密的村庄,是连绵不断的梯田。党旭涛说,如有盗匪来犯,一声锣响,周边的村落早已坚壁清野,全村百姓移入城堡,在缺乏热兵器的年代,这样一座坚堡,在当时几乎是无法攻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岗之上、田畴之间、村落之中,稍一留意我们都会发现古堡的存在,像一个个充满玄机的谜题诱惑着我们。  与那些野外日益凋零的古堡不同,通渭境内保存最好的堡子应该是县城边上的张八爷堡了。这个充满戏谑的名称,其实是嘲弄了一个兵荒马乱年代,一个小人物可悲又充满荒诞意味的奋斗史。
  张八爷在诸多兄弟中排行第八,生活的年代大约是晚清到民国年间,他起早贪黑,节衣缩食,终于让家境变得殷实起来,大家不直呼他的名,而冠以张八爷的称谓,可见他大抵也是成功人士了。现存的张八爷堡,在整个村落里仍然显得异常高大,和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
        它大约七十步见方,三丈高,四面有角楼,堡下城池或坍塌,或重新填平,隐约能看出当年由一座吊桥出入内外,声势赫赫,几乎有了汉魏时期坞堡的模样。堡墙上开了一个洞,沿墙外的台阶而上,进铁门,攀天井般再爬两三米,就到了堡墙上,堡上南端有两座角楼,角楼前,才看到角楼之间甬道相通,可三人并行,十分宽阔。
       堡墙之上向院中俯看,一米高的衰草被风吹成波浪的形状倒伏,一排显得低矮但却整齐的平房明显的是后人所盖。
       张八爷筑这座古堡的初衷,大概有两个:一是防外贼;二是防内患。有人说还有第三个理由,那就是图个气派。张八爷尽管为人精明,却对土木工程似乎不太在行,他绝没想到筑一座堡竟然用去了他几乎全部的积蓄。好在不久通渭就解放了,因为这座堡子壁垒森严,一度成了该县公安局的拘留所。张八爷穷尽毕生财力修建的堡子终于派上了用场,这也多少为他挽回了一点面子。
       通渭古寨有官堡、族堡、家堡之分,形制粗放随意,选址也高下各别,但筑造坚固讲究。
       在我们的实地探访中,我们充分了解到通渭古寨堡形制粗放,不拘一格。比如碧玉关随山势而建大,内城外城呈双鞋印状,黄家窑堡有点像倒马蹄状,而所去的一些村长里的堡子,则四方四正,宛若农家宅院。如我们探访的鸳鸯堡,甚至把一座泰山庙完整地搬到里面,堡庙合一,让人称奇。
        细细算来,通渭的古堡有圆形、三角形、四方形、矩形、八棱形、不规则形等几种形式。
        四方堡和矩形堡数量最多,是通渭古寨堡最普遍的存在形制,据通渭县文化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寨堡总数的85%以上,如县城附近的张八爷堡、安家堡等都为四方堡。四方堡和矩形堡受中国传统建筑礼制的影响较大,在内部建筑格局上主次分明,四围内倾,以求内外相称,显得正统规矩,多为家堡或族堡所有。圆形堡、三角堡、梯形堡、八棱堡和不规则堡受地理地形的影响最大,一般常见于河崖旁边或高险之处,如鸡川铁柜堡、李家店关公堡为圆形堡,什川古城、襄南祁窑堡为三角寨(堡),鸡川寨为梯形寨,李家店董家河堡为八棱堡,马营华川堡为不规则堡。这些形制的寨堡,特别是圆形堡,由于堡墙始终外凸,很容易受到打击,因此,在没有特殊地形条件的支持下,一般就不会修筑。圆形堡、三角堡、梯形堡、八棱堡和不规则堡多为集体所有。有常住户的,则根据统一规划,各家围墙造房,自成单元;没有常住户的,大家就将应急所需的简易房屋、圈厩等设施提前修好,有备无患。
       通渭古寨堡形制粗放随意,选址也高下各别,但筑造坚固讲究。每一座寨堡的筑造,在充分考虑了其防御功能的有效发挥之外,又在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等方面也运思不少。很多寨堡高踞山巅,形制并不怎么规矩,但在筑造时,由于尽可能利用了周围的地理环境,因此,远远望去犹如一头雄狮蹲在那儿,透示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令敌匪望而生畏,在心理上给对方一种震慑。
       古寨堡作为人们安全需要的物化形式,其所有权的归属无疑在每一个民众的心内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按照筑造者和所有权的不同,通渭古寨堡又可分为官堡、族堡和家堡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家堡数量最多,官堡次之,族堡最少。
  官堡,“官”取“集体的、公共的”含义,并非为“官方的”含义,这层含义在通渭民间应用十分广泛,如“官场”、“官井”、“官道”等。官堡属于集体,小则一个村子几户人,大则十几个村子百余户人(以前人口数量少)。因为官堡要方便所有的人聚集和疏散,所以一般筑造在几个村子的交叉地带,这也便于信息的搜集和传播。官堡内均设有堡头,堡头少则一人,多则二三人,一般由经济状况良好且能够主持公道的“大汉人”(注:方言,指有一定的威信,擅于指挥的人)担任。在平安时月,堡头负责寨堡及其所属居民的日常要事。战事发生后,充任总指挥职务。官堡的日常巡守、堡门开关等事宜,责任性较重,危险性也较大,由所属居民轮流担任,几人或几家一组。
       族堡大多数为一族人所有。能够筑起族堡的家族,人丁和经济应当都比较兴旺发达。族堡内有该族的常住人家,因此占地面积较大,有的甚至超过了一些官堡,如碧玉的陈家堡、鸡川的司家堡等,因为太大,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城”。族堡也有几族合筑的,以两族合筑的最为常见,如魏杨堡、刘王家堡等。
       家堡为私人所有,堡主人财资丰裕,筑堡自保。堡内建筑格局和建筑装潢与传统民俗紧密结合,尽显气派和时尚。
  通渭县内的古寨堡,有迹可循的有1500座左右,它们像一枚枚古印广泛分布于乡村之间。
      目前,通渭县内的古寨堡,有迹可循的有1500座左右,它们像一枚枚古印广泛分布于乡村之间,散发着一种厚重朴拙、凛然不可侵夺的气场。这是个惊人的数据,而有人计算过,通渭的自然村总共不到400个,这样算来,每一个村子居然拥有4个古堡。
       我们不禁要问,在甘肃众多的市县之中,都不乏有古寨堡,但为什么单单在通渭这个地方,古寨堡如此众多如此集中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往上追溯,我们发现始作俑者为北宋王朝。在它167年的历史中,它与西北边区的西夏政权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不断了近140年。在这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北宋为了防御西夏的进攻和进攻西夏,在西北地区构筑了近500个关、城、寨、堡。这些寨堡的分布是受当时军事形势和地理条件影响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北宋与西夏间形成一条东北起自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南到今甘肃省中部,长达2000多里,蜿蜒曲折的军事分界线。
       通渭境内真正意义上“堡”的出现,记载中最早的当属北宋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所筑的“通渭堡”。既然通渭是宋、西夏、金三家势力争夺的喉关之地,有朝廷率先垂范,通渭境内修寨筑堡之风大兴。
      据《宋史·地理志》、《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记载,宋金时期通渭境内的堡寨已有雨后春笋之势,见诸文字的就有通渭堡、华川堡、本当堡、扑麻龙堡、吹藏堡、大甘堡、陇诺堡、哲达堡、尖竿堡、陇阳堡、了钟堡、漆麻堡等,这些堡大多设在中原通向古渭州的要道上,在宋和西夏、西夏和金的争斗中,程度不同地发挥了军事堡垒的作用。
        元代,江山一统,统治者为了保持蒙古贵族的特权地位,公开推行了民族高压政策,在较短的立国时间里,各种矛盾尚没有发展到完全对立争斗的状态,全国各地的汉人(注:元代统治者将人按民族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给予不同的社会待遇。)普遍都很少筑堡,旧有的寨堡也大都荒弃。
       元明易代之时,开始新筑了一些土堡,但为数不多。明代中晚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官民饱受侵扰之苦,土堡数量大为增加,而且地方官员将修筑土堡作为一项要务来抓,“拟五七里为一墩,十里为一铺,二十里为一堡。”万历年间,通渭县城内共有“墩堡”49处,较宋元时代大有发展。
       明末清初,西北诸地纷乱无常,加之易代之时的官匪明索和窃贼暗抢,百姓生活朝不虑夕,几无保障。在烽火连三月、狼烟笼四野的环境中,旧有的寨堡大多被修葺重用,新筑的寨堡更加坚实牢靠。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县内有官修寨堡56处。乾隆中后期,“石峰堡事件”震动朝野,战火频仍,县内各山巅河畔,寨堡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加。同治年间,通渭境内连年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土堡发挥了主要防御的作用。到了1893年(光绪十九年),县内官修寨堡增至96处,其中西乡最多,有36处。
       清末民初,由于社会极度动荡不安,境内修寨筑堡的风气一时兴起。这时期,境内各山、梁、川、台都筑有大小、形式各不相同的土堡,这些土堡大多数至今保存尚好。
       1949年以后,人们修寨筑堡的历史才告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

© 红茶馆论坛( 粤ICP备13007197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壹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